日本专利局发布2024年专利行政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20 14:30:11 来源: 知墨墨
2024年7月29日,日本专利局(JPO)发布2024年专利行政年度报告。该报告总结了日本国内外知识产权的申请、授权动向及企业、大学的知识产权利用情况。
报告显示,2023年JPO受理的专利和实用新型申请数量仍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的商标授权量达到近十年顶峰后,2023年大幅减少。企业总研发费用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国际收支盈余均达到近年来最高;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进入大学PCT国际申请数量的TOP 5。
1. 专利申请、授权及审查情况
(1)专利
①专利申请及PCT国际申请
自2020年以来,JPO受理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较上年增长3.6%,达到300,133件。2023年,JPO受理的PCT国际申请量达到47,372件,较2022年略有减少。
图1 JPO受理的专利申请及PCT国际申请年度趋势(2014—2023)
②审查
自2010年以来,专利审查量一直保持稳定,2023为230,184件,较2022年(233,780件)有所降低。2023年,JPO受理的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平均所需时间(标准审查期限)”和“第一次审查通知平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至13.8个月和9.4个月。
2023年,JPO专利初审量为246,410件,专利审查量为194,708件,申请驳回量为59,871件,专利授权量为209,368件。此外,JPO作为国际检索组织在2023年共完成国际检索报告47,332份。
近年来,JPO的专利授权量一直保持在17万件左右,专利授权率(即专利授权量与专利申请量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专利申请人越来越重视专利申请的筛选,公司等机构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在不断从数量转向质量。
③专利存活率
日本专利权的存活率在授权后5年为90%以上,10年后接近60%,15年后为10%左右。2023年,日本国内申请人持有的专利数量为165.1万件。国外申请人专利数量呈增长趋势,2023年为41.3万件。
④主要国家和机构趋势
自2013年以来,全球居民和非居民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在增加。随着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全球专利授权量也在上升。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活动在国内外都广泛开展(约各占一半)。PCT国际申请量自2014年以来呈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272,129件。五大知识产权局中,大多数申请由本国人提交,而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和欧洲专利局,50%以上的申请由外国人提交。自2013年以来,日本向外国申请专利的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但从2020年起呈下降趋势。
(2)实用新型
2023年,JPO受理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为4,949件,授权量为4,772件。在没有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制度中,申请人行使权利时有必要出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评价报告[1]。2023年,JPO共完成260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评价报告,较上年(281份)有所减少。
(3)外观设计
2023年,JPO受理的外观设计注册申请量保持在3万件左右,2023年为31,747件,其中,约13%为国际外观设计注册申请(4,160件)。外观设计注册授权量在2022年达到近十年顶峰(29,540件)后,2023年减少为26,908件。2023年,从外观设计申请到第一次审查通知的平均周期(快速审查时间)保持在6个月左右,从申请到最终注册的平均周期为6.8个月,均较上年有所缩短。此外,2023年,第一次审查通知的数量(快速审查数量)为30,397件。2023年的授权审查量为27,000件。
2023年,日本和欧洲的外国人申请比例有所上升,而美国、中国和韩国则保持不变。中国向日本提交的外观设计注册申请数量在2022年减少,但在2023年又有所增加。
(4)商标
2023年,JPO受理的商标注册申请量近年来不断增加,2023年达到164,061件。其中,国际商标注册申请量为17,397件,其他商标注册量为146,664件。随着商标审查时间的缩短,近两年商标授权量大幅增加,但2023年减少至124,334件。
2023年,第一次审查通知数量为142,461件,注册审查数量为125,973件,较上年均有大幅减少。从申请到第一次审查通知的平均周期为6.1个月,从申请到最终注册的平均周期为7.3个月。2023年,基于马德里协议的国际商标申请数量为2,844件。主要国家和机构2022年商标注册申请量总体下降。
2. 企业的知识产权活动
(1)企业知识产权概况
①专利申请和研发经费
2022年,日本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较上年均有所增加,企业的总研发费用超过20万亿日元。
②企业排名
从2023年企业专利授权数量来看,佳能(3,886件)排名首位,其后依次是三菱电机(3,694件)和丰田汽车(3,555件)。机电设备和汽车相关企业占据TOP 10的大多数。外国企业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华为(826件)、LG新能源(647件)和飞利浦(586件)。
从2023年企业外观设计授权量来看,日本大林组株式会社从14位跃居至首位(311件),其后依次是松下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272件)、冈村制作所株式会社(215件)、国誉株式会社(200件)。国外企业排名中,苹果依旧位居首位(354件),其后依次是华为(123件)和海瑞温斯顿(93件),美国企业在TOP 10中占半数以上。此外,国际外观设计授权数量靠前的国外企业是LG电子(87件)、飞利浦(74件)和Cilag GmbH International(64件)。
从2023年日本国内企业商标授权量来看,高丝(391件)排名首位,其后分别是资生堂(340件)和花王(332件)。国外企业排名前三的是辉瑞(186件)、LG生活健康(127件)和亚马逊(120件)。
③知识产权员工数和经费
据问卷结果推算,2023年日本知识产权员工数量为44,900人。按行业来统计企业知识产权员工平均数量,电动机械制造业(18.4人)最多,其次是运输用机械制造业(13.7人),批发零售业(1.5人)最少。2022年,日本企业知识产权活动经费成本约为8,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4亿元),相较上年略有增加,其中专利申请相关的支出占比最大。
(2)企业知识产权利用情况
①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国际收支
根据日本财务部和日本银行公布的国际收支统计,2023年,日本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国际收支盈余约为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39.4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达到近20年的最大值。
②专利权的利用
2022年,日本企业专利利用率[2]为52%,较上年有所减少。专利利用率因行业而异,利用率最高的是“批发零售业”(82.3%),其后依次是“电动机械制造业”(65.2%)和“金属制品制造业”(60.6%)。此外,2022年,日本企业在海外的专利利用率为51.4%。
③外观设计权的利用
相比2021年,2022年日本企业拥有的外观设计数量略有增加(215,777件)。从外观设计权的利用来看,自2015年以来,利用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2022年则达到了76.3%,为近年来最高。以保护为目的的专利权的比例保持在20%左右,2022年为19.3%,日本企业在海外的外观设计利用率为66.3%。
④商标权的利用
2022年,日本企业拥有的商标数量大幅增加(1,712,901件)。2022年,日本企业国内商标的利用率为80.6%;海外利用率为81.1%,较上年略有减少。
3. 大学知识产权活动
(1)合作和委托研究
2022年,日本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合作研究项目共35,472项,比上年增加了814项。从合作机构类型来看,日本大学与民营企业合作数量最多(30,236项),其次是独立行政机构(2,088项)。同年,日本大学和其他机构获得的合作研究经费为1121.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01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民营企业(97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02亿元),其次是独立行政机构(70.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5亿元)。
2022年,日本大学接受的委托研究项目为29,833项,较上年略有减少。从委托方来看,独立行政机构的委托项目(14,817项)最多,其次是私营企业(7,529项)。2022年,日本大学获得的委托研究经费为2425.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34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独立行政机构(1838.6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8.14亿元),较上年大幅减少;其次是政府(281.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49亿元)。
2017至2022年,日本大学和其他机构从民营企业获得的研究经费持续增长,2022年为近五年最高1380.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14亿元)。其中,合作研究项目经费(893.0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91亿元)最多,其次是临床试验(191.2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61亿元)。
(2)专利申请情况
近年来,日本大学的专利申请量都在7,000件左右,2023年为7,331件。2023年,日本TOP 10大学的专利申请总量为5,084件,东京大学(383件)排名首位,其后依次是大阪大学(294件)和东北大学(279件)。
2023年,从大学PCT国际申请数量排名来看,TOP 10中有5所美国大学、2所中国大学,韩国和新加坡各1所。TOP 30大学中有2所日本大学,排名最高的是大阪大学,位居第10。
(3)专利权实施数量及收入金额的变化
2017年以来,日本大学的专利权许可实施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24,036件。此外,许可实施等收入金额在2022年达到最高(44.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4亿元)。
[1]由于实用新型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在行使权利时有必要出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评价报告。
[2]企业专利利用率=企业专利利用数量/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企业专利利用数量:企业内部实施和向其他公司许可等积极利用专利权的数量。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